企業?社會責任?社會企業?這些看似相近的東西,細細去了解的話又會從箇中發現雖然彼此之間有共同之處,卻又有很大的相異點

社會企業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企業型態,那究竟加了「社會」,又會有什麼不同?有人說「社會企業」是以操作商業模式的方式來經營一家以「關懷社會、幫助社會」為目的的企業

這種說法指的是企業在做出改善社會問題之餘,同時也是能有營收進來,中國大陸也稱之為「福利企業」;

然而前陣子編參加一場研習,聽見了另一種有趣的說法,某位也是經營一家社會企業的演講者說:不不不,不一定是要通過市場機制來調動社會力量,社會企業是把「階級翻轉」

透過企業的幫助,讓從需要被幫助的弱勢者轉變成為可以幫助其他人的人,聽起來有點抽象對吧!

但其實社會企業的定義從不同的面向來思考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方式,重要的是能對社會問題進行有影響的改善。

而與一般私人企業最大不同是,它不是為了股東或企業的擁有者謀取最大的利潤而運作。

社會企業源自於英國,眾所皆知的案例是大家多少都有購買過的「BIG ISSUE大誌雜誌」,一本100塊透過街友販賣的方式,讓街友賺取一半的利潤,進而繼續批貨販賣下去。

但大誌成功的原因並不是大家表象看見的「讓街友有工作照顧自己」

在販賣雜誌之前,大誌的老闆將其找到的街友全部讓他們住進他經營的印刷廠廠房內,提供他們吃住,確保他們在自己販賣雜誌有成果後,真正能獨立之前得到足夠的溫飽,豈不是一套非常完善的救助嗎?

當然社會企業也有令人懷疑的例子,在Youtube上有一部影片實際去探討TOMS,前幾年蔚為風潮的鞋子品牌,起源於美國,當時此企業聲明當你買了一雙toms的鞋子,他們也會送一雙鞋子到非洲,造成那時大眾有買一雙好看輕便的鞋,還能做公益的心理!

實際上訪問了非洲的民眾,他們對於得到鞋子的感想如何,沒想到生活在當地的民眾回答:其實我們根本不在意有沒有鞋子可穿

我們更在乎的是我們的飢荒問題、瘟疫問題、醫療問題,而且譬如說一雙toms要價60美金,成本4美金,送出一雙4美金,那剩下的60-4-4=52美金跑去哪裡了?

相當然爾進了企業的口袋。這樣點出了一個問題,當我們覺得:摁那個國家看起來怎樣所以我覺得他們應該心情很怎樣,很需要怎樣的幫助時,我們真的是他們嗎?

我會在意我自己有沒有穿鞋就代表他們也必須要在意嗎?現今社會企業遍部全球,台灣、香港、美國、德國等等…這是很需要思考的問題,

當社會企業要替社會進行救助而且是「深度、落實」的救助時,該想到的問題。

人說:設身處地著想,但對社會有所關懷或想幫助時,設「心」處地是大家應該能試著改變的思維。

arrow
arrow

    car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